![]() |
情緒到了盡頭,便是沉默瀏覽:13044![]() 延伸閱讀: 1. 神預知崩盤,30 分鐘賺 2 億美元 2. 元朗三車相撞致交通擠塞 3. 全球警訊:青少壯死亡率攀升 4. 37 歲狂攬 1200 億!華男登美國最年輕富豪 5. UFO 頻現,專家指蟲洞入口
|
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裡,要想保持沉默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在我看來,那些保持沉默的人身上都是閃著亮光的。 蒙田說:沉默較之言不由衷的話更有益於社交。 自然而然,保持沉默的人,就會顯得更加稀有了。 有的人總是不動聲色、沉默寡言,似乎與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顯得格格不入。 那麼,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,你為何選擇安靜? 因為看淡,因為看淡了人世間的冷暖,看透了許多事情沒有值得你去動心動肺爭吵的地方,了解了人情間、道德間、社會間那一些些黑暗的“潛規則”。 在不安的牢籠裡,你開始學會擺脫,擺脫以往人情間的束縛,擺脫過去那一句句“小事兒,幫下忙啦。朋友一場,幫下忙啦”之類的讓人心累的話語。 所以你選擇沉默,學會不動聲色,學會拒絕,同樣也學會成長。 沉默並不意味著認輸,也不意味著氣餒,它只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法,保護自己在這個大千世界裡生存並且不受到傷害的一種方法。 因為看淡,所以你沉默。 你看淡了人情世故間的那些假規矩時,你終究會選擇從裡面全身而退。 沉默不意味著妥協,它只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法,更是看淡社會的一種表現。 有人說,人生來一張嘴,就應該多說話。在我看來不是這樣的,一個人最好的修養,是說對話,少說話,把話說精了,說準了,才是值得令人欣賞的地方。 有些人口無遮掩,一開口就是一大堆讓人不愛聽的話,那這樣的人必定不會得到他人的認可。 而有些人始終保持沉默寡言,卻能讓旁人明顯地感受到他身上所散發出來的那股穩重與成熟,那份魄力,是自然而然的,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。 我見過最好笑的是,一個張口閉口“他媽他媽”的人居然在大庭廣眾之下高談素質。 相反地,如果你在一個嘈雜的環境裡,突然讓你看到一個正在安靜看書的人,想必那個人會給你帶來一種與世隔絕的美感。 原來,一個人的修養,是可以從沉默寡言中顯露出來的。 話少其實也是一種修養,話少的人並不代表不會說話,也不代表少說話。 它恰恰反映的是在合適的場合說話,保持言語的量與度,剛與柔。 不爭不吵,不吵不鬧,安靜獨處,與世無爭,想必是人生最好的狀態。 漸漸地,你開始會喜歡一個人獨處,你開始喜歡一個人逛街,一個人買衣服,一個人去海邊享受清涼的海風和柔軟的沙灘帶給你的適感, 時間久了,你也就會習慣了,你開始不像之前那個懦弱的自己,害怕孤獨,害怕一個人睡,害怕沒朋友,這些你學會獨立的成果,都是你寡言的原因。 沉默,會讓一個人變得成熟,會讓一個人懂得是非,會讓人明白,原來世界上的一切東西,都沒有自己想像的那樣重要。 你看淡,所以你沉默,你沉默,所以你成長。 人只能夠活一次,那麼這僅有的一次,我們為何不讓自己過得幸福,活得快樂呢? 不去計較人與人之間的流言蜚語,不參與人與人之間的八卦閒談,做最好的自己,從喧囂的世界中全身而退。 在愉悅的周末裡,你可以坐在陽台上,泡一杯茶,拿一本書,一邊享受著清晨的陽光,一邊享受著書中的趣味。累了就戴上耳機小躺一會兒,餓了就動手做一道自己最愛吃的小菜。 不去參與是非,更不去參與爭論。 畢竟道不同,則不相為謀。 獨處並不是一件壞事,喜歡獨處並不代表孤僻,而是因為你看淡了事物,學會了成熟。 真正成熟的人,心中都會有一個隱居的苦行僧。 願你在未來,在面對任何一件事情時,都能夠處變不驚,沉默以對 |
猜你可能會喜歡: | ||
![]() 瀏覽:9251 十個觸目驚心的「別以為」 | ![]() 瀏覽:1162 轉運六大方法,讓你立即告別霉運! | ![]() 瀏覽:1145 現實世界,你必須懂得的 22 條生存智慧 |